有了体彩公益金的支持,各地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近年来纷纷加大校园足球工作的力度,体彩冠名的各类足球赛事也在全国不断开展。为中国足球的发展,体育部门和体彩机构在政策方面和实际行动方面都动起了“真格的”。
成都:提出“五人制球场”硬性指标
7月8日,成都市教育局联合成都市体育局发布《关于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成都市将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拨出专款用于校园足球工作,争取3至5年逐步落实成都市每一所学校中至少有一名足球专业教师,逐步理顺以高中学校为龙头的高、初、小“一条龙”足球梯队建设。
《实施意见》指出,将由成都市足球协会牵头,建立成都市校园足球市、区(县)、校三级联赛体系,制订不同年龄段学生足球训练标准;此外,还将完善初中、高中足球特长生招生政策,成都市足球协会制订足球后备人才认定标准,畅通足球特长生培养输送渠道。
《实施意见》规定,足球定点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每两周至少有一节体育课为足球教学课,全校不少于50%学生参与足球活动并掌握相应的足球基本知识和技能。其他学校参照执行。
成都市教育、体育行政部门还将把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各区(市)县目标考核,并要求各中小学在2017年内规划完成可保证训练和比赛的五人制足球场地,并配置足球设备。
厦门:要求“学生每周踢球2小时”
今年3月14日,福建省厦门市体育局和厦门市教育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市属各校园足球布点学校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努力把校园足球抓成自己学校的特色,形成品牌。
当前,厦门市共有30所小学和16所初中被确定为体彩公益金出资支持的校园足球项目的布点学校。《实施意见》指出,厦门市各足球定点学校校长是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第一责任人,2年内要力争在各定点校有2至3名体育教师达到合格足球教练员、裁判员的水平,力争每校至少有一名中级以上教练员,一名二级及以上裁判员。《实施意见》要求,各定点学校要重视场地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场地建设三人制和五人制足球场地,切实实现“全校不少于50%的学生参与足球活动并掌握相应的足球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学生每周不少于2小时足球活动”的要求。
梅州:“万球进千校”进入第二年
6月15日,2014年广东梅州市“体彩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组总决赛暨“万球进千校”活动圆满闭幕。梅州市副市长李远青等参加活动并现场向全市中小学校代表发放了足球,随后又分别来到普育小学和城北中心小学进行足球发放仪式,把足球交给孩子们,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足球运动。
2014年是梅州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第五年,是“万球进千校”活动的第二年。在本届联赛中,学生参与校园足球运动人数大幅攀升,校园足球氛围日渐浓厚。此次活动中,广东省体彩中心和梅州市体彩中心出资购买了1万只足球,发送到全市除足球定点学校外的中小学校。
梅州市“体彩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组总决赛于6月13日揭幕。来自该市的8支小学球队经过三天角逐排定名次,最终梅县区丙村中心小学获得一等奖,梅江区人民小学和兴宁叶塘小学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承德:“体彩杯”足球联赛开赛
7月12日,首届“体彩杯”2014年承德足球联赛开赛。
本次比赛将持续一个半月,共分为成人组和青少年校园足球组。据介绍,共有11支青少年队和16支成年队参赛。这项赛事是在承德市足球“百队杯”停滞八年后的一次重大赛事,由河北省体彩中心、承德市体育局、承德市教育局主办。(顾寒枫)